寒实(阴实),引起骨病,自汗、畏寒、胸、胁、胁、大腿、膝外至胫骨、绝骨、外裸前及诸关节疼痛。
二、四气之外邪,表现为热在泉,湿在泉。 第139页
热在泉症状:
腹好鸣,逆气冲胸腔,气促久立,皮肤痛,眼昏花,牙疼,眼下肿胀,恶寒发热,如疟疾状,下腹痛,腹胀。
湿敷泉症状:
积水、疼痛、耳聋、耳聋、喉结肿、喉结麻木、下腹肿痛、小便不利、上冲头痛,看起来像脱了眼,看起来像头跳了,看起来像腰断了,大腿
这些内病外邪的症状,是自然规律的表象,作为普通人也应该知道和了解,看医生的时候也能把自己的情况说清楚。 当然,作为医生你必须清楚。
有关治疗和用药的示例,请参阅《自然药观》。 三、不真正了解标准病和本病,就分不清旧病、新病和未病。 为什么要行医?
一炼三元、元炁、一焦得元精,二焦得元神,三焦得精神,四元病是先天性本病,原为病源。
物质有阴阳两相,有阴阳五运六气的虚相,有气血精气神(光热)的实相。 虚相和实相病表示疾病,表示疾病的变化。
人以心为本,《素问?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心者,国君之官,神明降临。” 《素问?人正神明论》 :“气血乃人神”。 先天元炼化的气血有四元病,是元神先天的病相。 与先天相反,经脉化热的气血病是标病,而与后天相反,经脉化热的气血病是本病。 阴阳五运六气的虚相病和气血的精气神(光热)的实相病是后天的标病,后天的标病是识神后天的病态。
因此,气血病又称本病,三焦病,寒热相移,脾气急躁,《内经》又称气厥。 心是先天性元神本症之所在。
阴阳病是标病,肾是后天认识神标病的地方,标病由五运六气的虚相病和气血的精气神(光热)的实相病构成。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数理学科基础上的实验科学,是视力变化、体温变化、血压变化、血尿成分、体液各种物质浓度变化、骨髓变化、神经变化、呼吸气体变化等物体的实像科学,其本质都是光热变化。
从时间上讲,疾病可分为旧病、新病、未病。 五运各运约73天五刻,六气各气60天,三焦各焦90天。 在这3个周期前,发生的五运病、六气病、三焦病(本病)为旧病,亦称旧病或宿疾; 在这3个周期内,已发生的五运病、六气病、三焦病(本病)为新病; 在这三个周期中,即将发生的五运病、六气病、三焦病未病。
从脉象看,脉弱涩虚,旧病(老病); 脉滑,病数多是真的,是一种新病。
旧病五运六气病(阴阳标病)和三焦病)气血本病)由阴阳生克传入或遁入新病五运六气病)和三焦病),新病再传入或遁入未病。 旧病与新病标本病变化传导关系复杂,对于气逆、寒热、腹泻、中满、大小便不利、旧病有余,以及旧病正气不足,可区分先治或后治标病、本病,具体如下:
)1)如先治本病:
)如先有旧病,后出现气虚新病,先治气血。 也就是说,“病刚好相反者,治其本也”。
)如先有气逆旧病,后有新病出现,先治气血病。 也就是说,“先违抗后生病者,治其本也”。
)3)先寒旧病,后新病者,先治气血病。 也就是说,“先寒后病者治之”。
)4)先有旧病,后进生寒新病者,先治气血病。 也就是说,“先病后寒者治之。 ”
)先有热老病,后有新病,先治气血病。 也就是说,“先热了再生病的人,就能治好根源”。
(6)如先有旧病,后有腹泻新病,先治气血。 也就是说,“先病后泄者,治其本也”。
(7)如先有腹泻旧病,后有新病,先治气血本症调泻,再治标准病。 也就是说,“先泄而后生他病者,治其本,必查之,治其他病”。
(8)先有胸腹闷胀的中满症旧病,后有烦恼的新病发生,先治气血本症。 也就是说,“先满而烦恼者,治其本”。
)9)旧病多邪、新变的本病,先治气血病,后治阴阳标症。 即“病有余,标元先治其元,后治其标”。
(10 )先有不利于大小便的旧病,后有新病者,先治气血,以利其大小便。 即“先小不利,使他病者后生,治其本”
) 11 )新病既有阴阳标症,也有气血。 出现大小便不利者,先治阴阳标病;大小便方便者,先治气血本症。 即“有顾忌,有同情心。 大小不利,治其标准,大小方便,治其本”。
)2)先治标病者:
)先有旧病,后有胸腹闷胀的中满证新病,先治阴阳标证; 也就是说,“先病后满的,治其标”。
)旧病气血不足,成为新病标准病者,先治阴阳标准病,后治气血本病。 即“病发不足,而要使本标准化,先治其标准化,再治本”。
文章来源:《浙江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jz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3/1027.html
浙江中医杂志投稿 | 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| 浙江中医杂志版面费 | 浙江中医杂志论文发表 | 浙江中医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浙江中医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