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城·杭州志
美丽杭州的暖故事杂志
这是一个温暖故事的合集
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的故事
请告诉我们
让我们携起手来
共同打造杭州这座
“有温度的善城”

3月1日一早,浙江省中医院病房里,胡双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。采集持续4个小时,分离机不停运转,220ml的造干混悬液从小伙子的身体中被分离出来。“生命种子”将以最快的速度,为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姑娘带去生的希望。
本硕博连读的浙大“学霸”
与陌生白血病姑娘“高配”成功
本科浙大,硕博连读,25岁的胡双是名实打实的“学霸”。

2016年,读大二的胡双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献血中,采样加入了“中华骨髓库”。
因为每年积极参与献血,胡双的献血量早已超过4000ml,并取得了《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》。而当初为救命的事种下的希望,一晃5年,胡双自己都快要忘了。
去年10月份,胡双接到了西湖区红十字会的电话:你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,愿不愿意做进一步高分辨配型?
两个陌生人血液高分辨配型成功,这本是一件概率不到万分之一的事。
“如果有机会,一定要抓住。”胡双利用做科研课题的空闲时间,去省中医院进行了高分辨配型,结果让他欣喜!
全程瞒着家人
不想让他们担心
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,这胡双是知道的。但直到采集结束,小伙子仍只字没对家人提过,“其实也没什么好说,免得造成老爸老妈不必要的担心。”
2月25日,胡双住进了医院,每天都要在医院打两针动员剂,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。
直到采集前,他一共注射了9针动员剂,因为药物的作用,腰酸了几天。采集过程中,胡双安静地躺在病床上,脸上是内敛的愉悦。

由于造干捐献相关规定,胡双并不知道等待他的陌生人姓名、身在何处。
3月2日一早,胡双从省中医院出院回宿舍,舍友打了车过来接他。他像平常一样安静,“没什么疲劳感,献之前、献之后没什么差别。”
他难为情地说,“本来想安静地开始,安静地结束。现在红十字会通知了校医院,让我休息。这下学院的老师同学都知道了……”

为胡双点赞!
资料/人民日报、杭州日报、美丽西湖
文字/钟玮、何佳妮
编辑/郑重
版式/郑重
文章来源:《浙江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jz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426/901.html
浙江中医杂志投稿 | 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| 浙江中医杂志版面费 | 浙江中医杂志论文发表 | 浙江中医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浙江中医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